【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之整改進行時】聚焦民生“小切口” 讓幸福無微不至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包四華)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過程中,我市各地密切聯系群眾,抓實開門教育,聚焦民生“小切口”,確保作風建設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同向而行、落地見效,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無微不至的“小幸福”。
“多收的600多元水費和水表安裝費都退回來了,讓我們放心多了!”近日,廬山西海風景區柘林鎮居民徐大娘連聲稱贊市場監管部門的務實舉措。
廬山西海風景區在深入開展“作風提升年”活動中,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提升基層群眾滿意度。針對群眾關心的水電氣收費等民生問題,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對轄區水電氣供應單位展開拉網式排查,實地核查國家電網柘林鎮電費代收點、江西天然氣廬山西海公司等7家重點企業,全面清查計量收費、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嚴把民生“度量衡”。目前,已引導轄區水電氣企業完成明碼標價整改、優惠政策公示,向上級移交線索2條,督促企業做好多收價款退還工作,共計3.8萬多元,惠及群眾200余人,真正實現“問題查在實處、實惠落在民心”。
“小計量”關乎“大民生”,“微收費”連著“大民心”。廬山西海以退費“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用實際行動詮釋“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讓群眾在點滴變化中感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校園里事關孩子教育的事情無大小,件件牽掛著家長的心。九江經開區以九江雙語實驗學校為試點,將作風建設要求轉化為教育治理的具體行動,創新推行“校長邀約”機制,通過搭建管理層與一線師生的“連心橋”,建立“無預設、零距離”溝通模式。校長與各年級學生代表圍坐交流,鼓勵學生圍繞社團建設、設施完善、服務優化等急難愁盼問題,均可暢所欲言。目前,學生提出的建議落實率達98%,如增設冰球桌等設施的訴求快速落地,讓學生感受到“心聲落地有聲”。
為確保師生訴求 “事事有回音”,九江經開區推動學校構建多維度溝通網絡:“校長信箱”每月收集的10余條留言由綜合處分類轉辦,超時未辦結納入部門考核;“家校聯系卡”線下通道全天候暢通,形成家校協同治理合力,為構建開放、共治、高效的現代教育治理體系提供了生動范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