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一面錦旗背后的十二年醫患情
九江新聞網訊(童煜涵)8月4日清晨,湖口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內一科走廊傳來一陣窸窣聲,71歲的梅奶奶手捧著錦旗,大紅緞面上“醫德高尚暖人心,關愛病患似親人”的字樣在晨光中閃閃發亮。

這面錦旗背后,是跨越十余年的醫患情。時間倒回2013年,梅奶奶被家屬送來醫院就診的狀態不是很好。急診化驗單顯示血小板僅5X10?/L(正常值100-300X10?/L)。內一科胡云云主治醫師清楚記得,“當時患者牙齦、鼻腔大量出血、全身淤點瘀斑,隨時會并發顱內及消化道等重要臟器出血危及生命。”情況危急,胡云云臨危不亂,在科室會診完善治療方案后,給予梅奶奶成分輸血、升血小板等治療,梅奶奶病情逐漸穩定。
經完善骨髓穿刺等相關檢查,梅奶奶被診斷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激素治療無效,必須嘗試口服進口促血小板生成藥,價格昂貴。梅奶奶家庭經濟困難,無法負擔,輸血對癥治療不僅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會增加其家庭經濟負擔,矛盾重重,梅奶奶一度產生了放棄治療的念頭。
為有效解決梅奶奶的難題,潘長焰副主任醫師和胡云云查閱了很多醫學資料,多方打聽,找到了同類藥物,價格低廉。溝通后,梅奶奶接受了口服相關藥物的維持治療。
十二年來,梅奶奶一直在內一科門診進行定期隨訪及復診,規律、有效的治療讓梅奶奶的血小板一直處于安全水平,減少了住院次數,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提高了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