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變“金蛋”!德安首創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激活產業鏈
在德安縣規模蛋雞養殖場的此起彼伏雞鳴聲里,一筆為產業量身定制的金融活水正破土奔涌。8月6日,德安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建設銀行九江分行共同簽署“蛋雞產業未來收益權質押貸”合作協議,筆墨酣暢間,為傳統農業插上了金融創新的翅膀。
一紙協議,打通融資“任督二脈”
長期以來,農業經營主體常困于“家當在欄里,貸款無門路”的窘境。簽約儀式現場,中國人民銀行九江市分行行長吳筠一針見血:“缺乏傳統抵押物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像無形的繩索束縛著產業升級的腳步。”此次創新的“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正是將養殖戶手中尚未產出的雞蛋預期收益轉化為真金白銀的信貸資源,為產業開辟了全新融資通道。
德安縣委書記艾菲以一組硬核數據,描繪出當地蛋雞產業令人矚目的版圖:全縣擁有規模養殖場171家,蛋雞存欄量達520萬羽,占據九江全市55%、全省8.72%的份額,穩坐全省縣級區域頭把交椅——“規模大、鏈條全、品牌響、前景廣”的產業特質鮮明。他展望道,這項金融活水的注入,必將成為德安蛋雞產業躍升新高度的關鍵引擎。
多方合力,共筑風險“防護堤”
金融創新之花,需多方合力澆灌方能常開不敗。吳筠特別提出,政府部門與銀行正積極探索“銀行+保險+產業”的聯動模式,通過風險共擔與利益共享的機制創新,為農業金融的穩健前行鋪設堅實路基。
中國建設銀行九江市分行行長李寧則將此次合作置于更高坐標:“這是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切實行動,更是建行與德安深化政銀合作的新起點。”他鄭重承諾,建行將“舉全行之力”將德安試點打造成可復制推廣的品牌標桿,讓金融甘霖精準滴灌產業沃土。
授信落地,養殖戶喜接“定心丸”
簽約儀式上,雙方代表鄭重落筆,簽署合作協議書。最令現場養殖戶代表心潮澎湃的,是接過沉甸甸的銀行授信牌匾時刻——這不僅是信貸額度的憑證,更是產業未來可期的信心背書。
當傳統農業遭遇現代金融的智慧碰撞,德安蛋雞產業的故事正翻開嶄新一頁。以未來收益權為支點,金融杠桿正撬動沉睡的產業潛能。在政府、銀行與養殖主體的攜手耕耘下,一枚枚普通的雞蛋正被賦予“點石成金”的魔力,鄉村振興的產業交響曲,已然在德安的青山綠水間奏響最鏗鏘的樂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