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做廬山客 向山悠然行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紅/文 程鵬/攝)8月5日,廬山如琴湖一日一演的戲曲演出登臺了。江西吉安游客匡會民的老伴坐在湖邊石凳上,靜心欣賞,聽到會意處,手不由自主地和著婉轉的曲調拍打節奏。“每天聽聽戲曲,坐在山水中間,感覺很舒服。”她微笑地說道。盛夏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登臨廬山,在清涼山中開啟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消夏詩行。
廬山上悠然的閑客
匡會民住在廬山已有20余日,每日縱情山水,閑適又情趣不絕。“我父親來過廬山三次,這里悠然的生活和秀麗的山水特別養人,所以今年就又來了。”匡會民在朋友的介紹下,在大林路租住了一間民宿,帶著父親、妻子和孫子游歷山水、休養身心。如琴湖是其每日必去的地方。“這里湖光山色,自然氣候好。”適逢山中來雨,平靜的湖面仿佛被雨滴打碎的鏡子,碎成一片片,四周翠綠的山巒在湖中的倒影也搖動起來,朦朧之間幻化成一幅變化萬千的水墨畫。“你看,這景色多么漂亮。”匡會民指著四周的游客道,大家都樂意到此游玩。雖然是游客,但匡會民一家卻更像山中的原住民,每日自己解決柴米油鹽,空閑之時,便自住處向湖而來,沿路欣賞風景,參觀歷史人文舊址,寄情山水之時,也感受廬山深厚的人文底蘊。“我們每天都沿如琴湖散步一圈,然后回去。”
遠遠地,湖中傳來一陣薩克斯的器樂聲。行走在湖邊的游客有的駐足側耳傾聽,后在人流的推動下,尋聲慢慢地向著湖中小島而去。71歲的南昌游客萬榮華正帶著徒弟在湖中石亭吹奏薩克斯。“只要不下雨,我基本每天都會在這里吹幾段。”萬榮華說。他也是一名廬山的常客,喜歡廬山秀麗的風景和天然的氧吧。“在這里常住,人很悠閑,各方面都很好。”一旁幾名大西北的游客催促道:“我們還等著聽你的演奏呢。”萬榮華笑呵呵地拿起薩克斯,動人的音樂再次飄蕩在湖面。
廬山天下悠,道盡了廬山歷史之悠久、文脈之悠長、山川之悠遠、生活之悠閑。它是人文圣山,是東方凈土,是康養勝地。一批批的廬山客慕名而來,為的也是感受這一份悠然。“廬山每一地、每一景都蘊藏著悠久的人文和歷史,這是與國內其他名山大川最不同的地方。”湖北荊州游客李先生在游遍廬山景點后總結道。此刻,他正盤腿安靜地坐在花徑公園的石凳上。“得一份心境,不虛此行。”他說。
游客們在山泉水瀑中領略詩山詞峰之高,在俊巖險峰體驗山川之秀,在書院禪宗感悟人文之盛,更在云中小鎮牯嶺——隨性而行,尋找動人的傳說和溫馨感人的故事。一到夜間,牯嶺鎮就上演“廬山戀歌”“牯嶺1886·奇妙故事夜”“廬山尋仙記”、湖光舞影、猴藝表演等文旅活動,讓游客身在山中,游在境中,樂在其中。一曲“廬山戀歌”勾起多少人的青春回憶。今年7月,一對84歲左右的南京老夫妻來到了廬山。“老大爺40年前到過廬山,這次是他兒子專門送上來消暑的。”接待老夫妻的廬山賓館經理儲長輝介紹,兩位老人在山上住了11天。其間,老大爺帶著第一次來廬山的老伴游遍了三疊泉和五老峰之外的山水,在廬山演繹了一次讓青年人艷羨不已的“廬山戀”。在夜晚,他們還沿河西路步行到牯嶺鎮,隱身煙火人間,在充滿浪漫情調的燈光下悠然散步,平凡卻不乏故事。
酷暑難耐,廬山也迎來避暑休閑的客流高峰。廬山文旅控股集團旗下的廬山脂紅酒店客房日日爆滿。“目前,入住率已超過95%。”經理黃葉青透露。在另一家國資賓館——廬山賓館,客房入住率不斷攀升,8月初已超過92%。在常住游客的背后,是短途行者,雖然他們不能細細品味“廬山天下悠”的韻味,但也盡可能地在山中感受這里每一處的人文、風光,用手機和相機記錄下每一地勝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