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好年景,拼出好氣象——經濟一線蹲點調研?走基層 看“四穩”】拿地即開工
“曼玲”從簽約到開工,企業零等待無耗時,輕裝上陣
拿地即開工

曼玲集團員工在智能化包裝印刷新型材料生產線作業。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顧偉東 攝)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包四華 實習生 羅玥)日前,位于九江經開區的曼玲集團九江通聯新材料產業園正式投產。從簽約拿地,到破土動工,再到投產,前后不到9個月,企業零等待、無耗時,輕裝上陣,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開速度”,刷新了該區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紀錄。客商連連驚嘆。而這也是九江經開區破圈創新、首家“拿地即開工”的重大項目。
作為九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九江經開區主動挑大梁、壓重擔,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產業集群發展,聚力做優環境服務,助推項目加速跑。由該區引進的曼玲集團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10億元,聚焦于智能化食品包裝印刷新型材料生產線。
近日,記者走進通聯新材料車間,只見全智能化的生產線以每分鐘約178米的高速運轉,印刷機精準完成包裝印刷作業,一摞摞印有精美圖案的包裝材料通過自動分揀系統進行分類包裝,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著每一個生產環節——這座現代化工廠正在重新定義食品包裝行業的智能制造標準。
“我們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把廠房建成、投產,離不開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曼玲集團董事長鄧公斷看來,高速、高效落地對企業意味著更快投產和快速占領市場。這一切都歸因于九江經開區為他們提供了“媽媽式”服務、“暖心式”幫助,確保“拿地即開工”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推進,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搶”出了時間,贏得了發展先機。
鄧公斷介紹,按照傳統建設周期估算,類似規模的項目至少需要18個月。在企業落戶前,九江經開區相關部門就提前謀劃幫助拿證,為企業進入全面施工節約了資金和時間,也增強了他們扎根于此的信心,今后集團將以產業園為依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包裝產業集群。
“這是我區首個‘拿地即開工’項目。從落地起,我們便組建專班全程跟進,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九江經開區駐企特派員查濤濤介紹,為保障企業輕裝上陣、安心發展,九江經開區推行了“容缺受理+并聯審批”,將簽約到開工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專班組提前介入土地、水電、環評等要素保障,實現“拿地即交證、交證即開工”。同時,配備“一對一”駐企特派員,提供貼心跟蹤服務,確保經得起時間檢驗。
這只是該區服務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這片繁忙的土地上,“曼玲”的快速落地與投產,生動詮釋了“政企同心、雙向奔赴”的營商理念。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