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線尖兵”到“未來指揮員”——九江消防隊員吳新朋圓夢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訓練場上的吶喊還在耳畔回響,救援服上的煙塵尚未散盡,永修縣消防大隊消防員吳新朋的行囊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這張來自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入學通知,為他的消防生涯掀開了嶄新一頁。從無畏火場的沖鋒在前,到象牙塔下的再度啟程,這位2002年出生的年輕消防員用堅持與熱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成長答卷。
從“新兵”到“尖兵”
2021年9月,高中畢業的吳新朋懷揣著對“火焰藍”的向往,成為柴桑區專職消防隊的一員。剛入職不久的一場大火,給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一次震撼。“整個廠房被烈焰吞噬,瑞昌市消防大隊、消防特勤大隊等周邊隊伍都來支援,我們從當天的18時一直奮戰到第二天2時。”吳新朋至今記得,當時自己握著水槍的手在顫抖,是指揮員那句“跟著我,別怕”讓他穩住了心神。在外圍攻堅的8個小時里,他目睹了火魔的肆虐,更見證了消防人逆行的勇氣。
這場戰斗成為他消防生涯的啟蒙課。在柴桑區專職隊歷練一年后,吳新朋通過招錄考試,于2022年12月加入國家綜合性消防隊伍,進入永修縣消防大隊。從專職消防員到國家消防員的轉變,意味著更重的責任。至今,他累計參與救援任務500余次,從廠房火災到車禍救援,從抗洪搶險到日常執勤,肩膀上的責任越來越沉。
一次車禍救援,讓他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第一次面對車禍現場離世的群眾,那種沖擊至今難忘。”吳新朋說,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明白:消防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專業。“只有掌握過硬技能,才能在生死關頭快一秒,讓更多人平安回家。”
燈火與星光為伴
“考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是我在新訓期間就埋下的種子。”吳新朋坦言,高中畢業的學歷無法滿足他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的愿望,而消防隊伍“工作滿兩年可報考”的政策,為他點亮了進階之路。2022年12月去南昌集訓時,吳新朋的新訓班長是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金頭盔”獲得者,那時的吳新朋就以班長為榜樣,定下了目標——努力成為優秀學員去參加全省新訓的“金腰斧”比賽,但比賽前兩天的意外受傷,讓他錯失夢寐以求的賽場。“‘金腰斧’沒拿到,還可以轉場金榜題名。”吳新朋沒有氣餒,在班長的鼓勵下轉而投向備考的戰場。
備考之路在執勤與訓練的間隙鋪就。永修縣消防救援大隊為他開辟了專屬學習角,但在日常出警、訓練中他絲毫不松懈。吳新朋成了隊里的“時間管理大師”,白天在訓練場揮汗如雨,晚上等戰友休息后,便在學習角啃起課本,每天學習到深夜是常態,而清晨的起床號從未耽誤。
今年元宵節后,九江消防救援支隊將包括吳新朋在內的備考消防員集中到濂溪區消防救援大隊培訓三個多月。“一百多天的沖刺,越臨近考試壓迫感越強。”他笑著說,多虧老師開導“學習要重過程、輕結果,收獲自在其中”。這份心態讓他卸下包袱,最終以551分的優異成績通過考試。
攜實戰經驗再“深造”
得知考上的那一刻,吳新朋第一時間與隊友們進行分享。“大家比我還激動,我的隊長說‘小伙子不錯,我們都看在眼里’。”單位的培養、領導的鼓勵、隊友的支持,讓吳新朋備感溫暖,動力十足。
對于即將開始的消防院校生活,吳新朋早已做好規劃:“想重點學消防指揮專業,把滅火救援實戰經驗和理論結合起來,以后爭取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優秀指揮員。”在他看來,基層四年的經歷是筆寶貴財富。
談及未來,這個九江小伙眼神堅定:“畢業后想回九江,這里的每條街道、每處水源我都熟悉,想帶著學到的本事繼續守護家鄉。”從柴桑區的初出茅廬到永修縣的淬火成鋼,從火場一線到高等學府,吳新朋的成長軌跡,正是新時代消防人“在實踐中成長,在學習中精進”的生動寫照。當他帶著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知識回到九江時,這身“火焰藍”必將更加閃耀。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余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