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實習生看賽得利|“對制造業供應鏈有了全新認知”
3個多月前,一群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等大學的外國青年,通過中國-新加坡青年實習交流計劃(YES項目)來到賽得利。這段充滿未知、挑戰的跨國實習之旅,給“Z世代”的他們帶來哪些收獲?本期播發“洋實習生看賽得利”最后一期。一起來感受國際化企業平臺帶給外國青年的成長!
實習生:陳竺蔻 賽得利供應鏈實習生
一次偶然的申請,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成就了我的一段意想不到的成長蛻變。
當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賽得利、向九江這個陌生的城市投遞的實習申請,竟會帶來如此豐碩的收獲。
初到九江,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賽得利學院精心設計的培養方案讓我們受益匪淺,完善的實習生培養體系讓我很快找到了方向。這些周到安排使我們快速適應工作環境與深入理解了企業文化,也讓我們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成長。
起初我對制造業一無所知。不過從理論到實踐,我逐漸理解供應鏈管理的精髓,讓我對制造業供應鏈有了全新認知。如今在賽得利,我見證了纖維素纖維生產的精益求精、有幸參與了供應鏈一些環節的實戰操作,讓我體會到細節管理在供應鏈環節的關鍵作用,每一處流程優化都可能影響整體運營效率。
我目睹管理系統對于提升運營效率的強大賦能、庫存管理與系統的重要性與優化方式,也意識到每個數據背后都描述著業務場景。
這段經歷帶給我的遠不止專業技能的提升。我也通過志愿活動,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深入了解了中國。我參與了“賽得利鄉村女童關愛計劃”的實施。在課堂上,我看到女孩們認真記錄、積極發問。那份渴望健康成長的眼神,令我深受觸動。這場公益行動不僅溫暖了女童,也實實在在讓我感受到了賽得利“企業公民”的社會擔當。
YES項目搭建的這座橋梁,讓我有幸參與這無比珍貴的體驗,結識了一群亦師亦友的同事伙伴。工作餐時的閑談成為了解當地文化的窗口。九江同事們的熱情也讓我這個異鄉人備感溫暖。這些將成為我永遠珍藏的回憶。
這是一次雙向奔赴的成長旅程。自2002年創立以來,賽得利帶來的不只是“Sateri”(芬蘭語,意為“如絲綢般光澤的連衣裙”)這個美好的名字,更引入了先進的技術、卓越的人才,以及不斷精進的精益運營理念。在金鷹價值觀的引領下,賽得利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深遠。
實習生們滿載而歸,也為賽得利注入了國際化的視野與多元的知識分享。實習告一段落,成長才剛剛開始。通過國際交流,賽得利為全球及全產業鏈的綠色可持續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與活力。
(賽得利供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