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聚力攻堅急危重癥 打造區域急救新高地
在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一院兩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動下,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以硬件升級為基石、人才引育為引擎、技術創新為突破,全面構建急危重癥救治體系,逐步發展為覆蓋區域40萬人口的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在院前急救、院內搶救、多學科協作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筑起堅實防線。
新院區啟用:硬核升級,打造智慧急救空間
2024年6月,隨著醫院科技城院區急診樓獨棟啟用,重癥醫學科迎來跨越式發展。4000余平方米的急救空間按“平急結合”原則設計,集成:呼吸機等生命支持設備;多功能心電監護儀、血氣分析儀等監測設備;血液凈化設備、除顫儀等治療設備;輸液泵和微量輸液泵、腸內營養泵、壓瘡預防設備等其他輔助設備。
三大中心認證:規范流程,提升搶救成功率
科室以“時間就是生命”為準則,聚焦胸痛、卒中、創傷三大急癥,構建標準化急救體系:2021年:成功創建江西省創傷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實現“急診-專科-ICU”多學科聯動;2022年:通過國家級胸痛中心(基層版)評估認證;2024年:重癥創傷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2%,嚴重創傷患者院內死亡率下降18%。
人才強基:專家領航,鍛造高素質團隊
科室大力實施“人才興科”戰略,引進高層次專家團隊:
楊洪光: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原主任,呼吸專業主任醫師,省重癥醫學會和質控中心常委,九江市重癥醫學會和質控中心主委(主任)。從事危重癥救治36年,在呼吸衰竭、嚴重創傷、感染性休克等救治中經驗豐富,曾主持九江市首例ECMO治療,填補區域技術空白。
熊曉煒: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急、危重癥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重癥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擅長急性胸腹痛、過敏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急癥救治,在重癥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領域造詣深厚,主持市廳級課題2項,發表SCI論文1篇、核心期刊論文5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
陳樂華: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科技城院區)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江西省整合醫學會內分泌與糖尿病分會委員、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九江市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委、九江市重癥醫學會委員、九江市醫學會結核病學會委員。九江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二十七年,曾在解放軍第一七一醫院工作5年,多次在南昌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內分泌和重癥醫學,能熟練開展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并對內科急危重病人的救治積累了豐富經驗。
作為九江市醫療急救中心十里急救站、科技城急救站的依托科室,重癥醫學科院前急救中心承擔著周邊地區急危重癥患者的院前救治及轉運任務。科室配備5G急救指揮系統、車載呼吸機、便攜式超聲、全自動心肺復蘇機等先進設備,實現“急救-轉運-院內”無縫銜接。團隊在全省120急救技能比武中屢獲佳績,2023年更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斬獲省級團體一等獎,彰顯了快速反應與精準救治能力。
在雄厚人才與技術支撐下,科室業務量持續攀升。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熊曉煒表示,科室將以新院區啟用為契機,持續深化“三大中心”建設,推進“重癥康復前移”項目,降低患者長期臥床并發癥,全力打造“急救-治療-康復”全周期管理示范科室,為區域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李芷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