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的勝利——11歲冠軍的詩詞路
8月26日,在2025江西少年詩詞大會省級大會決賽現場,雙峰小學濂溪校區11歲的李含章憑借雄厚的詩詞積累和沉穩的現場表現,一路過關斬將,勇奪大賽總冠軍。賽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含章特別淡定,“其實沒有什么訣竅,靠的還是自己平時的積累。”
2025江西少年詩詞大會自5月啟動以來,互動平臺報名超過3萬人,線下海選活動累計超過3000名選手參與現場競技。經過層層選拔,四大賽區近千名優秀選手晉級省賽。在總決賽現場,百名選手齊聚“百人大戰”,經過文學常識、詩詞答題、詩詞接龍、飛花令等環節的層層考驗,李含章力壓群雄。
在李含章的語文老師華旺旺眼中,這個剪著短發的小姑娘對于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有著格外的偏愛。二年級時,因為熱愛古詩詞,李含章經過選拔進入了校詩詞隊。在校詩詞隊,李含章接受了更加系統的訓練,有了更加深厚的詩詞積累。
一二年級的時候,盡管李含章并沒有很出挑,但在華旺旺眼中,這個女孩學習很自覺,“她總是能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外閱讀作業,我們布置的詩詞背誦集章活動,她也總是第一個上前挑戰。”在校園里,華旺旺經常看到李含章拿著詩詞相關的書籍,津津有味地閱讀,自主背誦。
慢慢地,到了四五年級,《滕王閣序》《琵琶行》等名家長篇,對李含章而言早就不在話下。李含章還曾代表學校參加“廬山詩會”“九江圖書館古詩文大賽”等比賽,并獲“廬山詩會”九江賽區冠軍。
華旺旺透露,李含章學習詩詞的主動性遠超同齡人,除了課本內容,她還主動查閱大量古典詩詞和相關歷史背景知識。“可能我們今天布置一首詩,她自己就會擴展去學習同一個作者的其他作品。”不僅僅停留在對詩詞的記憶,李含章寫作文時也善于引用古詩詞,還會自主研讀詩詞背后的故事,甚至通過平仄、韻律判斷詩詞的上下行文,有時讓華旺旺都自愧不如。“她的成功并非偶然,是興趣、天賦、家庭陪伴及學校共同作用的結果。”
李含章對于詩詞的熱愛和學習的主動,也得到了父親李保衛的印證。
李保衛是一名轉業軍人,也是一名“全職爸爸”,“她媽媽平時在湖北上班,周末才有時間回來,平時都是我一個人照顧她,現在二胎剛剛10個月,我對她的關注還少了一些。”李保衛表示,小學之前都沒有刻意去教女兒詩詞,上學之后女兒慢慢展現出對詩詞的喜愛。“她喜歡,我們作為家長就陪她學,有時候散步的時候一起飛花令,我平時充當‘苦力’更多。”李保衛所說的“苦力”就是幫女兒抄寫詩詞本,“我還經常寫錯別字,都是她糾正我!”
這次奪冠后,李含章對比賽進行了復盤,通過反思明確了未來學習的方向。“整個比賽中還是有欠缺的地方,只有在基本學習的基礎上去深化、去拓展,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平時重積累,賽后思不足。華旺旺表示,最令人欣慰的是,李含章學習詩詞不是停留在背誦,而是去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并能與自身的經歷相結合,“這正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一如決賽出場時李含章引用的辛棄疾的這句話——“事未至而預圖,則處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計,則應之常不足。”(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孔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