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港的現代化躍遷 從億噸大港到開放樞紐
長江之濱,汽笛劃破晨霧,港口塔吊林立,見證九江港能級規模和服務臨港經濟發展的格局之變:202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大關,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躍升至百萬標箱。今年1~7月,全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3623.40萬噸,同比增長11.58%;集裝箱累計完成56.71萬標箱,同比增長14.29%。
從智慧碼頭到集散樞紐,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這座億噸大港正以基建為骨、開放為翼、綠色為脈,書寫新時代“向江圖強”的答卷。
強基筑壘:能級躍升的硬支撐
在九江152公里長江岸線上,一座座現代化碼頭如明珠般串聯起通江達海的夢想。
在蜿蜒的長江岸線上,全省首座萬噸級碼頭——國能九江電廠碼頭巍然屹立。這座現代化碼頭呈現出勃勃生機,高聳的橋吊運轉不停,貨輪有序靠泊,不僅成為區域能源保供的“穩定器”,更以其單日卸煤量超1.7萬噸的吞吐能力,顯著提升了九江港承接大型船舶、進行大宗貨物中轉的核心競爭力。
在江畔遠望,全省最大單體工程碼頭——瑞昌金絲港碼頭展現出宏偉氣象。5個5000噸級泊位沿江鋪展,規模化堆場上裝卸作業繁忙有序。這座現代化碼頭重點服務于散貨水路運輸及礦建材料出運,成為撬動臨港產業和腹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彰顯著九江港服務區域經濟的新能級。
新項目建設浪潮接續涌動,持續刷新著九江港的時空格局。
城西安信碼頭、廬山沙山碼頭、湖口銀砂灣綜合碼頭投產,共同構筑起功能多元的碼頭集群;與此同時,城西多用途碼頭、滾裝碼頭的建設,以及紅光港區鐵路專用線的建設,進一步拓展了服務邊界……這些項目相互銜接、協同發展,正以規模化、集群化的建設態勢,推動九江港向綜合物流樞紐加速蛻變。
如今站在新起點,九江港正以基礎設施的硬支撐,托舉起“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優進優出”的物流新格局。
向江圖強:開放激活發展動能
口岸開放程度,直接反映著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的水平。作為江西省唯一通江達海的一類水運口岸,九江港現有開放碼頭8座、開放錨地2處,可常年接泊國內國際船舶,已連續十年進入億噸大港行列。
以九江港實現“一港五區”全貫通開放格局為契機,九江正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黃金水道”的“黃金效應”不斷釋放。
物流通道全面拓展。目前,九江港全港國際國內集裝箱航線已達19條,月均航班超300航次;水鐵聯運方式輻射國內西南、西北、東南地區,始抵的省內外主要鐵路站點達29個。向東,“滬潯快航”將貨物抵達上海的時間壓縮至64小時;向西,九江至重慶直航航線常態化運行,深入成渝腹地;向南,鐵水聯運觸達粵港澳大灣區;更創新開通九江至安徽蚌埠的江河聯運航線,架起跨省物流新橋梁。
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圍繞做大做強口岸經濟,九江聚焦服務能力建設,讓口岸經濟主體享受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近年來,舉辦了江西國際物流通道(九江水運)建設推介會、航運物流政策宣介會等活動,吸納更多物流企業、外貿企業與九江口岸深入合作。大力建設航運交易中心,整合港口、航運、海事、船檢審批功能形成港航一站式辦事大廳。交易中心大樓目前進駐30余家單位,涵蓋船貨代理、港口服務、海事法院、報關報檢、碼頭設計、網絡貨運等航運業態。開展“物流服務進企業”活動,聯合貨代、港口企業為近20家企業提供優化物流方案的服務。
綠智融合:現代化轉型新范式
在城西港區赤湖作業區公用碼頭,全封閉智慧型膠囊倉庫引人注目。在1900多米長的流程作業線上,1000多個傳感器實時監控,項目利用5G和多種感知技術的深度融合,對斗輪機進行全自動化升級改造,實現貨物即裝即走。這座5G智慧碼頭,通過數字化調度、運送自動化、倉儲無人化等技術,年節省人工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約600萬元,吞吐量提升50%。
當前,智慧化轉型已滲透至航運全鏈條。走進九江港航大數據中心,一塊碩大的LED屏映入眼簾,實時跳動著口岸通關、航運物流、港口作業和跨境貿易等數據流。
近年來,九江港持續夯實數字底座,開展港口、口岸間數據共享,實現與23家單位數據互聯互通,數據匯聚量突破億級;注重數智賦能,建設及應用口岸“三同”服務、口岸查驗服務等18個港航數字化場景應用,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質;創新數據研究,“數據要素賦能九江智慧口岸建設”項目榮獲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江西分賽一等獎。
智治與綠色的雙輪驅動,讓傳統港口煥發新生。為持續推動港口綠色轉型,我市大力推進港口全過程環保管控。截至目前,九江長江干線碼頭共建設標準岸電設施116套,集裝箱泊位標準岸電設施已全部覆蓋;3000噸級以上干散貨碼頭泊位標準岸電覆蓋率為100%。今年以來,九江計劃新建船舶19艘,均為新能源船舶,目前已開工建造16艘(其中3艘已下水),有力推進綠色航運發展。
當貨物乘船跨越江海,當新造新能源船舶下水航行,當智慧碼頭與綠色能源相得益彰,九江港正以基礎設施“硬聯通”、口岸開放“軟銜接”、綠智融合“新范式”,托舉起新時代港口現代化轉型的精彩篇章。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胡依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