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之整改進行時】湖口縣:“社區伴讀”解憂職工“幸福的煩惱”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包四華)湖口縣凰村鎮海山小區緊鄰工業園區,許多職工在此安家落戶。平日放學后或周末、節假日,孩子們成了歸巢的小鳥,父母卻還在崗位上忙碌。孩子們適合去哪兒?安全由誰來守護?針對職工們“幸福的煩惱”,湖口縣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外化為為民辦實事行動,開展了“社區伴讀”志愿服務。不僅解開了家長看護孩子們的“心鎖”,還開創了社區治理的新局面。
為把職工們的這些煩心事辦成暖心事,湖口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推動,市縣領導多次調研指導,協調推動解決項目試點選址、運營模式等核心問題,并構建成為縣分管領導牽頭、社工部統籌、社會組織承接的運作模式。“企業捐助+社會募集”為項目建設提供了經費保障。九江中星藥業和豐鈺混凝土公司為項目捐資3萬元,社區自行對接資金1.5萬元,用于志愿經費投入。
孩子們來了后如何做好“管與學”?湖口縣委社工部依托“湖口發布”等媒體平臺發布招募令,吸引了在校大學生、在職教師、退休人士等多元力量加入,組建了近百人的專業服務隊。小區業主也自發報名,參與小區共同治理,進一步增強了縣委扎實推進“社區伴讀”的信心和決心。
“我是一名老師,剛好暑假有時間,聽說社區開了暑期托管班,就主動報名了,和孩子們在一起,那份純粹的快樂又回來了。”志愿者楊根青的話語里滿是笑意。
為了讓園區職工了解“社區伴讀”是什么、如何參與,湖口縣委社工部聯合縣住建、公安、消防和凰村鎮,不斷完善小區群眾服務功能,為兒童添置新書,打造公益培訓基地、建設微型消防站;召開服務群眾項目推介會、共建共治共享試點動員會,在每個樓棟張貼項目海報,發放宣傳折頁,建立“社區伴讀”微信群,立體化宣傳點燃了小區居民的熱情。平日與周末日均進來40人次,暑假期間日均近100人次。
秦書利曾是社區的重點幫扶對象,如今開起了理發店,靠自己的手藝撐起了一片天,一有時間便參與志愿服務。“暑假期間,社區活動中心比往年熱鬧多了。家長們不僅放心了,還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鄰里間走動多了,關系也更融洽了。”凰村鎮向陽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劉小兵感慨道。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