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九江好人榜】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平寒:匠心點“頑石” 傳承續文脈
    日期: 2025-09-05          來源: 九江市融媒體中心          訪問量: 0

    中國《硯史》記載,廬山有青石硯,主產于廬山市橫塘鎮駝嶺山下宋村,也稱金星宋硯。20世紀90年代,李平寒投身金星硯傳承事業,以“誠信為本、傳承為責”的信念扎根廬山,系統整理金星硯硯石譜系標準,歷時10年收集、4年整理,完成了廬山硯石8個坑口的資源普查,建立了9大類82種石品的完整譜系;主持編纂的《廬山金星硯》專著,為這項非遺留下系統的文字記載;創辦的金星硯文化博物館,使千年技藝真正走進大眾視野。

    心與石語 刀筆化神奇

    李平寒出生于1972年,曾是當地一名機關食堂的廚師。據李平寒介紹,民國時期,廬山上曾設有國民黨軍官訓練團,很多人在“硯池街”購買硯臺作為禮品,當時廬山市有制硯作坊百余家。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金星硯在全國性展覽、評比中屢獲大獎,產品遠銷日、韓、東南亞及歐美各國。1992年,他與妻子景桂枝相識,在妻子的影響下,轉而投身金星硯的制作與傳承。

    圖片

    “我跟著星子工藝美術廠的老藝人師傅學習制作金星硯。”李平寒說,硯臺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刀、每一筆都是對歷史的傳承。他始終堅守“寧可十日磨一硯,不可一日制十方”的匠人準則,堅定地守護著金星硯的工藝品格與文化血脈。他制作的每一方硯臺都經過選料取石、風化陳放、粗坯定型、硯堂開鑿、紋飾雕刻,最后打磨上蠟。每道工序都傾注心血,每方硯臺都承載匠心。

    雕刻硯臺,又苦又累,如果產品銷量不好,糊口都是問題。多年來,李平寒夫妻倆背負著生活的重壓,常常肩挑著沉重的金星硯,艱難地往返在廬山各個景區之間。為開拓市場,他們曾三天三夜擠站在開往大連的火車廂里。正是這份近乎偏執的堅守,讓李平寒從“廚師中的雕刻家”成長為非遺傳承的標桿人物。李平寒日益精深的制作技藝也讓他在2016年至2019年的深圳文化博覽會上連續獲獎。

    踐行傳承 硯臺拓產業

    2005年,李平寒創辦“星漢金星硯坊”(后更名“星漢硯齋”),以一方硯臺為起點,開啟了系統化的傳承之路。他不僅致力于技藝的傳授,更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

    2018年,彭祖述、劉克唐、周云峰、寒山等幾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硯界大師在廬山上湯溫泉共聚一堂,共同“硯義”廬山。大師們向李平寒建議“將廬山人文風景融入金星硯”。他思之有理,在硯臺中融入“淵明采菊”“李白觀瀑”“濂溪愛蓮”“匡廬風光”等人文故事,栩栩如生的圖案更顯文化底蘊。同時,李平寒也極力拓展金星硯的文旅產業化路徑,針對不同客戶,開發不同檔次產品,以產業支撐金星硯的傳承與發展?!艾F如今,購買金星硯的游客很多,以廬山人文景觀為主題的特別受歡迎。”李平寒說。

    圖片

    李平寒常說:“文化傳承不是獨享,而是共享。”同年9月,李平寒創辦的廬山金星硯文化博物館在廬山秀峰景區落成,成為展示這項非遺技藝的重要窗口,已累計吸引超10萬游客觀摩體驗,讓“養在深閨”的金星硯走進大眾視野。2019年2月,該館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評定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賡續文脈 瑰寶煥新彩

    李平寒的作坊里,堆滿了金星硯石料。這些石料都是當年他“搶救”出來的,為購買硯石,他幾乎傾盡所有。多年來,他搶救性收集了廬山硯石礦山8個坑口的精品原石,整理出82個廬山金星硯的優質硯石品種。曹家坑的金星、丁家凹的銀星、華林吉山的金暈、楓樹下的眉紋、熊家港的廬山綠、東邊黃家的紅皮水浪等硯石無不展現出金星硯文化的深厚廣博之美。在廬山市文化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李平寒還跑遍浙江、安徽、北京等地,尋找整理與金星硯有關的史實資料,寫成文稿,自費出版專著《廬山金星硯》,讓廬山金星硯有了“教科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全方位展示了廬山金星硯的前世今生。李平寒說:“這本書,不僅是對制作技藝的平實記錄,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要讓金星硯的千年文化世代延續。”

    李平寒還積極探索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徑,通過開展研學體驗、運用新媒體傳播等方式,讓傳統金星硯文化煥發新的時代生機。

    三十二載春秋,李平寒始終以“誠信立身、傳承為責”的信念,守護著金星硯這一文化瑰寶,讓千年文脈生生不息。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