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迎英雄 善行續榮光 ——“新九江人”張玲玲的抗洪精神接力
“帶著孩子在長江堤壩上散步時,望著不遠處九江九八抗洪廣場上高聳的抗洪紀念碑,心中便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敬意,總想著要為那些曾用血肉之軀守護這片土地的抗洪英雄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9月3日,九江祥生馨逸酒店董事、總經理張玲玲談及贊助2025年九江市“英雄回家——弘揚抗洪精神系列活動”的初心時,言語質樸卻飽含赤子情懷。從主動請纓免費接待抗洪老兵,到出資2萬元、統籌物資與車輛保障,這位“新九江人”以躬身實踐,為“英雄回家”的溫暖篇章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豐碑映初心:一份敬畏點燃的擔當
張玲玲與“抗洪精神”的不解之緣,始于帶孩子在長江堤壩散步時望見的那座豐碑。2025年執掌九江祥生馨逸酒店以來,只要有空,她總會帶著孩子去長江堤壩走走,而九江九八抗洪廣場上那座鐫刻著1998年抗洪史詩的高聳紀念碑,總會牽動她的思緒,“每次看著孩子指著紀念碑問‘媽媽,那上面寫的是什么呀’,這份跨越時空的敬畏就更真切,我始終期盼能為當年的英雄們盡一份力,也想讓孩子親眼看看,是誰守護了我們的家園。”
契機如期而至。得知“英雄回家”活動將邀請數十位抗洪老兵重返九江,亟需食宿保障支持,張玲玲第一時間主動提議:“若老兵們選擇入住我方酒店,所有費用全免。”雖因活動規模升級,老兵住宿安排調整至其他場所,但她的熱忱絲毫未減,當即決定出資2萬元助力活動籌備,同步調配50箱飲用水及兩輛商務用車保障后勤接送。“活動現場,看著老英雄們泛紅的眼眶,我更加堅定了信念,明年若活動再啟,我們必定繼續參與。”張玲玲動容地說。
薪火永相傳:從父輩風骨到城市情懷
雖未親歷1998年九江抗洪的驚心動魄,但“抗洪精神”早已融入張玲玲的成長基因。她的父親曾多次投身家鄉湖北黃岡的抗洪搶險,“兒時總聽父親講述敲鑼巡夜預警險情、扛著沙袋沖上堤壩的故事,那種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的擔當,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作為扎根九江的“新九江人”,張玲玲早已對這座兼具山水靈秀與人文底蘊的城市傾注深情。活動當天,她特意到場聆聽老英雄們的講述,雖不忍打擾而未上前攀談,但臺上老人動情的回憶,讓她感慨萬千:“抗洪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必須代代相傳,時刻提醒我們珍惜當下的和平與安寧。”
這份感悟更催生出長遠的責任擔當。憑借曾在中國建筑上海設計院工作的專業背景,張玲玲主動提出:“若九江計劃建設紅色抗洪紀念館,我愿意無償提供規劃設計方案與運營策劃支持,只希望能為這座英雄城市多做些實事。”
從主動贊助的即時擔當,到規劃未來的長遠考量;從個人踐行的初心堅守,到家族傳承的精神延續,張玲玲的故事沒有波瀾壯闊的豪言,亦無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最質樸的行動,詮釋著一份沉甸甸的感恩與擔當。正如她所言:“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只要能讓英雄們感受到九江的熱忱,能讓后輩銘記那段崢嶸歷史,一切就都值得。”而這份溫暖,終將與矗立的抗洪紀念碑交相輝映,成為九江這座城市關于“感恩”與“傳承”的最鮮活注腳。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余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