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智改數轉”進行時】一家小型彩妝生產企業何以“站穩”國際市場
一家位于中部地區的彩妝制造外貿小企業,30%的訂單在美國,公司卻保持了穩步發展,并啟動二期項目建設,這是怎么做到的?
占地20畝,辦公區域簡單緊湊,各式唇彩、唇釉、口紅、眼影、睫毛膏、指甲油、彩妝套裝等產品琳瑯滿目,生產車間內充滿了甜甜的香氣……難以想象,這家“小”“美”“甜”企業卻擁有“硬實力”。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和行業競爭壓力,瑞昌市瑞美化妝品有限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為12.46%,產品遠銷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國家。近日,記者走進這家企業,探尋其逆勢發展、穩穩占據國際市場的“秘籍”。
上好生存“必修課”
以數字化重塑競爭新格局
化妝品行業競爭激烈,大牌優勢明顯,2024年行業淘汰率高達1:5,新品牌存活期僅2~3年。瑞昌市瑞美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我省最早一批開展彩妝生產研發及制造的企業。
“小型企業難以與國際品牌抗衡,但數字化可重塑競爭格局。”瑞昌市瑞美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世桂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是應對市場競爭、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關鍵舉措,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價值就在于解決了傳統模式下難以突破的痛點與難點,使企業在發展中更具韌性。
從義烏到瑞昌,陳世桂已扎根化妝品行業20余年,始終著眼長遠、注重創新,瑞美化妝品現有11條全自動生產線,研發費用占比5%,擁有2項授權國際專利、5項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江西省瞪羚企業等榮譽。
現有設備和工藝能滿足當前生產需求,為什么還要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數字化轉型?“九江市政府買單為企業培養數字化技能人才,組織各類培訓,還有各級多項補貼政策……這些都為企業轉型提供了底氣和動力,我們要抓住政策紅利與技術機遇加快發展。”陳世桂坦言,數字化轉型并非選擇題,而是小型化妝品企業的生存必修課。通過數字化管理,企業能有效破解傳統模式下的增長瓶頸,更加符合行業法規與環保新要求,在激烈競爭中構建“護城河”。
提升核心競爭力
打造高效運行的數字工廠
之前,企業生產線設備設施較為陳舊,大部分靠人工操作,僅僅是簡單的擰蓋工作,一天下來工人的手指也會疼痛無力,產品質量依靠人工檢驗,日產量相比同行差距較大。
如今,卻是另一番景象:全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擺放玻璃瓶、灌入產品、安裝刷頭、擰緊瓶蓋等工序一氣呵成,新引入行業先進的24孔轉盤、十二色聯動、甲油全自動等灌裝設備,唇彩、唇釉產品生產由1臺設備取代了之前12臺單色灌裝機,操作人員由48人下降至6人,每日產量由1萬盒提升至1.2萬盒。
“所有設備均完成上云,通過5G工業網獲取產量、速度、扭力等各項運行參數,并實時傳遞至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在屏幕前就可實時掌握設備狀態,產品質量可實時追溯設備參數,日產量提升15%,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該企業生產副總宋貽行介紹道。
這一切的改變,源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自2024年開始,瑞美化妝品投入300萬元,主要實施數字化信息技術軟硬件升級改造和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我們采用‘1+2+N’的建設思路,建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MES和ERP兩個業務系統,打造N個業務應用模塊。”該企業數字專員李日聞介紹,建成后,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對企業的生產、銷售、倉儲、研發等數據進行多維度智能化分析,解決傳統人工分析即時性差、工作量大、標準化低的問題,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實現科學管理、高效運行的數字工廠目標。當前,該企業數字化評級達L7級,獲評2025年江西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
鍛造特色“硬實力”
從“小而美”跨越至“強又穩”
“當前全球貿易形勢復雜多變,在國內多項利好政策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給予我們中小企業發展的信心和底氣。”陳世桂說,企業心無旁騖抓發展,通過參加意大利展會等,今年新增了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的訂單;同時,在柬埔寨新建了工廠,建成后將作為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輻射東南亞市場,進一步降低貿易成本,提升海外市場份額與品牌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瑞美化妝品在瑞昌有序推進二期廠房與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當地盛產的絲瓜、山藥、山茶油等農產品也將成為化妝品的優質原料。“小時候燙傷后,涂抹家門口的山茶油就好了,這給了我新啟發。”陳世桂是土生土長的瑞昌人,在外地拼搏多年后,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多年來,他帶領研發團隊不斷開發新產品。二期預計投入約2100萬元,將配備先進的生物提取設備,與南昌大學、九江學院保持深度合作,深入研究絲瓜多糖、山藥多酚、山茶油不飽和脂肪酸等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機理,開發具有保濕、抗氧化、滋養等功效的天然化妝品。通過該項目,不僅能提升產品的天然屬性與功效性,還能打造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助力品牌向高端化邁進。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是提升生產效能與產品質量的核心舉措,我們還將投入約100萬元用于購置智能監測設備和后期維護升級。”陳世桂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未來,公司將持續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戰略,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數字化生產體系,持續加強創新能力,拓展產品線,致力于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領軍企業。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朱曦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