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人民醫院:膝關節鏡手術為化膿性膝關節炎患者帶來早期康復希望
九江新聞網訊(黎維浩 李伊玟)近日,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創傷-關節骨科成功完成一例膝關節鏡手術,為一名化膿性膝關節炎患者解除病痛。該患者初診時為腘窩囊腫,術前檢查中發現關節內存在感染,此次微創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癥狀,也標志著該院在關節疾病微創治療方面取得新進展。
化膿性膝關節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關節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對關節造成持續損害,影響活動功能。患者江先生,56歲,因患有骨性關節炎,在外院接受了關節腔穿刺抽液治療,治療后出現膝關節紅腫,且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后慕名來到該院就診。此次入院后,黎維浩醫師在檢查時注意到其膝關節腫脹、局部皮溫較高,隨即上報創傷-關節骨科曾起主任,經術前檢查考慮膝關節腔感染,診斷為化膿性膝關節炎。
傳統開放手術需切開關節清創引流,創傷大、恢復慢、并發癥多。而膝關節鏡手術作為一種微創技術,僅需在膝關節周圍開2-3個7mm長的切口,借助關節鏡和高清顯像系統,可精準完成病灶清理、膿液引流及滑膜切除等操作。主治醫師徐楠表示,該技術顯著提升了手術精確度和患者術后體驗。
術中發現患者關節內大量膿液、炎性滑膜及軟骨損壞,手術團隊徹底清除了病灶,沖洗關節腔及囊腔,并留置引流管。手術過程順利,出血極少。
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第一天即可用助行器輔助下床活動,三天后膝關節腫脹及疼痛明顯減輕,一周后已可獨立行走,關節功能逐步恢復。
曾起表示,化膿性膝關節炎治療關鍵在于早診斷、早干預。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視野清晰、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可同時處理多種關節病變的顯著優勢。并提醒公眾,應注意保護膝關節,避免外傷和過度勞損,尤其謹慎進行針灸、抽液等侵入性操作。如出現關節紅、腫、熱、痛或原有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此次膝關節鏡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為化膿性膝關節炎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也充分展現了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在微創骨科領域的專業技術水平,為廣大關節疾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