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柴桑區悠然路社會福利中心圍墻轉角外,新添一處全新的“庭院餐廳”。這是柴桑區城市管理局升級原有“便民服務點”的成果,既為流動燒烤攤提供規范的經營場所,也成了市民休閑覓食的好去處。
走進“庭院餐廳”,面朝東北的輕鋼燈箱門樓格外吸睛,橫匾上“柴桑?轉角美食”六個大字清晰醒目,左右門柱還鑲有“美食誘惑”等字樣。整個場地呈規整的長三角形,整齊擺放著8套硬塑圓桌椅,每張桌子中央都配套了遮陽傘,既能防曬又能擋雨;場地邊緣用白漆劃了一道清晰界線,將用餐區與毗鄰的停車場明確分隔;場地兩側還貼心設置了鐵藝花池坐凳,既美化環境,又能供人臨時休息。
每到傍晚,流動燒烤攤販陸續進場,排定后熟練展開案板、擺上食材,滋滋的煎烤聲伴著香氣很快飄滿庭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以前推著車到處找地方,風里來雨里去的,現在有了這個固定場地,還能遮風擋雨,生意都比以前好了!” 攤主李大哥一邊笑著說,一邊快速串著烤串,手上動作不停,心中滿是感慨。收拾完食材后,他還特意拿出掃帚,把攤位周邊清掃得干干凈凈,“這么好的環境,我們得好好維護”。
這里也成了市民的 “休閑小天地”。學生們背著書包來選購烤串,或站在攤前等候,或坐在圓桌旁聊天;熟客張大姐熟門熟路地在冷柜里挑著串串,跟攤主嘮著:“還是你家味道地道,自從有了這個庭院,我每周都來兩三次!”幾位婆婆拄著杖結伴歇腳聊天,年輕小兩口點完餐打包后,牽手慢悠悠離開,濃濃的生活氣息彌漫在轉角。
從昔日“游攤散擺”到今日“庭院餐廳”,這處轉角的變化,是柴桑區以“小改造”撬動“大民生”的生動實踐。未來,柴桑區將繼續聚焦群眾需求,把精細化服務落到實處,讓更多“微改造”惠及民生,讓柴桑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溫暖與活力。
來源:柴桑區 投稿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