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暢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沈明杰)田間地頭,清流潺潺。近年來,德安縣聚焦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難題,通過系統推進提灌站改造、山塘整治、管網鋪設和智慧水利建設,全面改善農業灌溉條件,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在聶橋鎮柳田村,村民望著田間流淌的清水,臉上洋溢著喜悅。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陳家洲提灌站經過維修改造后,如今已穩定運行,有效保障了周邊200余畝農田的灌溉需求。
過去,德安縣部分農田灌溉設施年久失修,輸水渠道淤塞,水系不暢,導致農業生產受限。為破解這一瓶頸,德安縣立足實際,科學規劃水網布局,構建“一橫一縱擔綱、六支多線織目、五源多庫系結”的“三維一體”水網體系,并通過筑牢防洪減災網、織密供水保障網、構建生態水系網、建設智慧管理網的“四網合一”模式,系統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持續鞏固糧食產能根基。
近年來,德安縣完成55座小型提灌站的更新改造,并全面啟動669座山塘整治工程。原計劃三年完成的8個鄉鎮、21個行政村、41處共9177畝農田的灌溉改善任務,于2024年底全面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顯著提升了輸水效率和農田用水保障水平。
科技賦能,智慧興水。德安縣創新應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對3萬畝農田鋪設輸水管道,并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灌區虛擬模型,實時模擬和預測水資源供需狀況。系統可根據水庫蓄水量、土壤墑情和作物需水規律,智能生成最優配水方案。該技術使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25%以上,年節約農業用水約120萬立方米。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