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開展“三米陽光?敘事護理”故事分享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歐陽鳳 陳英) 9月24日下午,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護理部在科技城院區三號會議室舉辦“三米陽光▪敘事護理”故事分享活動。醫院副院長程越生出席活動。本次活動以真實故事為紐帶,展現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真情、溫暖與擔當。

活動伊始,護理部主任陳英開場致辭,她表示“三米陽光”是患者觸手可及的溫暖;“敘事護理”是我們用心書寫的療愈,注重敘事護理在構建護患信任、提升護理品質中的核心作用;希望通過大家的分享,看到科室的變化及成績,同時也想給大家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本次活動由中醫科護士董竹竹擔任主持。來自10個科室的護理人員輪番上陣,以一個個動人故事勾勒出護理工作的人文底色,分享護理工作中的動人瞬間。

綜合內科《筆尖上的溫暖》拉開分享序幕。秦佳佳護士以紙筆為橋,與聽障人士周爺爺完成“雙向奔赴”——從最初的警惕到用“太陽與烏云”傳遞情緒,再到出院時滿滿的感謝便簽,讓“無聲世界”充滿紙頁間的溫暖。

骨科曹媛帶來《繪就溫暖護理畫卷》,她以“傾聽為筆”,將與患者相伴的平凡瞬間編織成滿含擔當與悲憫的護理長卷,詮釋“動人故事藏在日常陪伴里”的真諦。

兒科王海燕分享《醫路有我 守護童心》,在兒科這個“熱鬧小世界”里,她用繪本安撫妞妞的夜晚、用氣球點亮童真的笑容,以耐心化解患兒抗拒,讓“柔軟的堅持”成為童心守護的底色。

急診科羅仙玲講述《急診溫情不打烊》,在生死時速的搶救戰場,她以“三分鐘傾訴”緩解家屬焦慮,讓急診室的“急救”既有速度更有溫度,詮釋“溫情不打烊”的急診擔當。

消化呼吸內科石彩芬帶來《科室日常二三事:藏在忙碌里的小美好》,在查房、換藥的間隙里,診室的幽默、患者李阿姨的微笑,甚至患者折返回院只為“評個滿分”的感動,都成為“細碎卻治愈”的護理日常。

眼耳鼻喉科雷鵬聚焦《病房里的光:張阿姨的敘事護理》,青光眼患者張阿姨從絕望到重拾“想跟姐妹拍照”的期待,敘事護理讓她在黑暗中重見光芒,完成一場“重生故事”的蛻變。

手術室聶清分享《敘事護理之“一個玩具的陪伴”》,6歲患兒小宇術前恐懼,她以奧特曼玩具為“鎧甲”,用“打敗小怪獸”的約定驅散恐懼,讓玩具成為勇氣的載體。

血透室呂悅講述《透析室里的溫柔敘事》,66歲的周姨從“活著是累贅”到主動做家務,呂悅以傾聽化解絕望、用“陳伯伯的透析生活”點燃希望,讓透析室的“每周考驗”充滿溫柔力量。

口腔科周琳帶來《三米陽光,微笑服務》,在牙椅到前臺的三米距離間,她用“小汽車”吸引害怕患兒、以熱情幫患者克服拔牙膽怯,讓微笑成為驅散恐懼的陽光。

綜合外科田雪壓軸分享《守護“生命通道”的日與夜》,面對前列腺增生術后帶尿管的王大爺,護理團隊不僅疏通管路,更以“尊嚴護理”幫他挺直腰板,詮釋“生命通道”守護者的專業與溫度。

分享環節結束后,護理部主任陳英逐一點評,既肯定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用心付出,也肯定了各科室故事的真情實感與敘事深度,同時從專業角度提出改進建議,希望每一個護理人員將溫暖與真情帶回各自的崗位,讓看見與傾聽成為一種習慣。最后,副院長程越生總結講話,他表示本次活動不僅為護理人員提供了交流平臺,更是護理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彰顯了醫院護理團隊的專業素養與人文關懷,他希望全體護理人員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敘事護理融入日常,以人文關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為醫院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溫暖力量。

這場護理故事分享活動雖然落下了帷幕,但護理人員用真心、用專業編織的溫暖故事,從未停止書寫。在濂溪區人民醫院的每一間病房、每一個角落,“三米陽光”的種子已悄然扎根,它將持續生長,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就醫之路,也讓護理工作在溫情與專業的交織中,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未來,期待更多這樣的溫暖故事,持續傳遞護理溫度,共筑醫患之間的信任橋梁,用敘事的力量繼續書寫有溫度、有深度的護理。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