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人民醫院:以“鏡”治“凍” 微創帶福音
九江新聞網訊(徐楠 李伊玟)近日,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創傷-關節骨科及運動醫學科主任曾起團隊再次成功開展一例右肩關節鏡微創手術,為一位長期受肩痛困擾的患者解除病痛。術后三天,患者肩關節活動基本恢復,目前已順利出院。
“我肩膀十多年前受過傷,這兩三年都抬不起來,最近兩個月夜里疼得睡不著。沒想到一次小小的微創手術,手就能抬起來了,也不疼了,術后終于能睡個安穩覺!”出院時,汪爺爺欣喜地表示。
65歲的汪爺爺右肩疼痛多年,起初以為是舊傷未愈,未接受規范治療。雖多次嘗試保守治療,但效果欠佳,癥狀反復發作,肩膀活動嚴重受限,連舉手、穿衣等日常動作都難以完成,夜間頻繁痛醒,睡眠質量受到極大影響。經人介紹,他來到德安縣人民醫院創傷-關節骨科及運動醫學科就診,被確診為“右側肩關節骨性關節炎”和“粘連性肩關節囊周圍炎(俗稱肩周炎或凍結肩)”。進一步檢查發現,右側盂肱關節炎合并關節囊重度攣縮,是導致其持續劇痛和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
曾起團隊全面評估汪爺爺的病情后,考慮到他改善生活質量的迫切愿望,決定實施“肩關節鏡下肩關節囊松解術+關節清理術”。徐楠主治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病情與手術方案后,順利為其實施手術。術中,醫生原計劃通過手法松解右側盂肱關節,但因患者肩關節粘連時間過長、關節囊異常增厚,無法通過單純手法完成松解。遂通過三個約7毫米的切口置入關節鏡,清理關節內炎性滑膜,并徹底松解重度增厚、攣縮的關節,清理破碎的關節軟骨,改善內環境。術后檢查顯示,患者肩關節的外展、外旋及內旋功能均已恢復正常。但由于患者該側肱骨頭壞死,后期仍需進行關節置換,才能最終解決關節疼痛問題。
術后麻醉消退,醫生告知汪爺爺可適當活動肩部。他起初半信半疑,嘗試抬手后驚喜地發現疼痛明顯緩解,肩部活動靈活自如。

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創傷-關節骨科及運動醫學科持續推動專科技術發展與創新,始終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致力于實現骨科患者的快速康復。科室以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為核心,全面開展各類四肢創傷及運動損傷手術。運動醫學領域覆蓋肩、肘、腕、髖、膝、踝等部位的關節鏡微創手術,科室作為九江市運動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在肩、膝關節鏡手術方面已有十余年技術積累,是九江市縣級地區較早系統開展關節鏡技術的醫療機構之一。未來,科室將繼續朝著專科化、專業化、微創化、精準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斷邁進,以更精準、更微創的技術為患者祛除病痛,重獲健康。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