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央媒看九江

時間:2025-10-14 10:10:11 來源: 九江日報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九江:錨定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邁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新步伐

10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發整版稿件《江西九江 錨定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邁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新步伐》,報道九江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緊扣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的工作部署,感恩奮進、向江圖強,全面推進制造業、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三大攻堅行動”,加快打造“三個區域中心”、建設“一個美好家園”,不斷邁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新步伐。

鳊魚洲長江大橋附近江面上,各類船舶往來穿梭、有序航行。

在位于九江市湖口縣的鄱陽湖鞋山水域,天鵝群棲息覓食。

位于九江市中心城區的甘棠湖和南湖,

經生態治理后面貌煥然一新。

在共青城市低空經濟產業制造中心試飛場,工作人員試飛無人機。

在九江港城西港區集裝箱碼頭,貨輪在泊位上有序裝卸集裝箱,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九江市風光如畫。

“豐”景如畫的金秋時節,江西省九江市活力涌動:總投資106億元的九江石化年產150萬噸芳烴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建設正酣,建成后有望“再造一個九江石化”;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景色旖旎,一幅自然與人文相融相生的詩意畫卷躍然眼前……

近年來,九江市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緊扣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的工作部署,感恩奮進、向江圖強,全面推進制造業、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三大攻堅行動”,加快打造“三個區域中心”、建設“一個美好家園”,不斷邁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新步伐。

向新而行 培育產業轉型新引擎

九江市堅持揚長補短、固本興新,深化落實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制造業“9610”工程,努力構建體現九江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煥新升級。九江市實施“智改數轉”,完成數字化轉型入企診斷企業2009家,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獲評國家級5G工廠15個,紡織服裝、有機硅、石化化工入選省級“產業大腦”,全市企業數轉投資額達49.6億元,帶動技改投資增長38.6%。

新興產業聚能起勢。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跨國并購,銅箔年產能提升至19.1萬噸,位居全球第一;永修縣星火有機硅“鳳凰”項目建成投產,成為全球主要的單體有機硅生產基地;修水模具產業創新平臺共享發展模式,成為山區縣工業發展的典型范式;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新翔升造船有限公司等新能源造船企業成功重組;江西心連心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二期、國能神華九江電廠二期、天賜鋰電材料延鏈補鏈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未來產業加速布局。未來健康、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航空和人工智能產業加速孵化裂變。彭澤天紅科技項目、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瑞昌核物理應用研究院相關項目開工建設,全省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在共青城市建成運營,中國電信鄱陽湖智算中心一期300P算力設施建成投用,二期700P算力設施啟動建設,全部建成后將達到2500P算力,成為輻射全省的綠色智算產業基地。

向綠而生 描繪生態文明新圖景

九江市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筑牢長江中下游生態屏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空氣質量連續4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長江干流九江段斷面連續7年保持Ⅱ類水質,連續5年獲評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優秀等次;全域推進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建設,順利通過現場復核;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際濕地城市”。

長江潮涌處,今朝綠更濃。出臺《九江市進一步抓實抓好長江大保護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細化10項標志性成果和110條工作路徑清單,實施317個長江大保護重大項目;累計整治長江排污口856個、重點河湖排污口417個,全港船舶污染物100%上岸接收轉運處置,全市所有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標準;強力推進“化工圍江”和港口岸線碼頭整治,拆除非法碼頭74座、泊位87個,清理騰退小化工企業127家,建成綠色礦山28個,實現礦區綠色覆蓋率100%、礦山邊坡治理率100%;堅定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水陸空天”一體管控,江豚頻現、魚翔淺底,全力做好13590名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轉產安置率100%。

山水為證,點綠成金。九江全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和交易機制,積極推動省級碳達峰試點建設。開展排污權儲備交易機制改革,累計出讓儲備排污權253宗,交易額4615萬元;積極探索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通過網上公開掛牌成交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16單,成交價款86.53億元。

向融而興 勾勒山水人文新畫卷

遠眺江水滔滔、青山郁郁,近處文脈綿綿、曲聲悠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一、二期項目自開放以來,變身休閑旅游勝地、親水“城市客廳”,累計接待游客620余萬人次。目前,三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自西向東、順江而下。瑞昌銅嶺銅礦遺址博物館的《探源》《匠心》《薪火》等展區,為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千年青銅文明的歷史之窗;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湖口段地處長江與鄱陽湖的交匯處,江湖兩色水線分明,景致蔚為壯觀;彭澤濱江文旅融合展示園中,狄公樓、五柳書院等景點鑲嵌在濱江岸線上,成為熱門打卡地……致力于“展示長江、美化長江、守護長江”的生態廊道逐步展現在市民面前。

九江市深入推進“文旅+”跨界融合,成功舉辦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聲動九江巨星演唱會、“廬山杯”長江經濟帶龍舟邀請賽、“廬山杯”九江馬拉松賽等一批大型活動,打造九動夢工廠、九江之夜、九江大中路歷史文化街區等一批消費業態,引進開心麻花、喜來登酒店等一批頭部品牌,首發經濟、暑期經濟、清涼經濟、演藝經濟、賽事經濟持續升溫加熱。全力推動廬山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廬山天下悠”展示館、廬山植物園山南分園、廬山杏林文化園建成運營,白鹿洞書院改造提升、廬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展示等項目加快推進。加快廬山西海景區“體育+旅游”品牌塑造和國家級研學營地建設,成功獲批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力推進廬山西海景區與廬山市、武寧縣聯合申報國家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九江正以山水為紙、文化為墨、服務為筆,描繪文旅融合新圖景,全力唱響“廬山天下悠”品牌,奮力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上的璀璨明珠。

向江而進 打造通江達海新樞紐

作為江西省唯一通江達海的沿江港口城市,九江市以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放大水運優勢,奮力打造“江海直達、服務全省、輻射周邊”的區域性航運中心。

完善基礎設施,“規劃圖”變“實景圖”。廬山站東站房全面完工,中心城區快速路一期全線通車,九江紅光國際港區鐵路專用線全線開工;G105北澳線西移先導工程、通武高速、G220武穴至瑞昌過江通道計劃年內開工。

優化承載平臺,“黃金水道”釋放“黃金效益”。九江港口岸擴大開放至瑞昌、彭澤港區,沿江港口全貫通開放格局形成;新增九江至俄羅斯、日本國際直航,九江港集裝箱班輪航線19條,鐵水聯運主要站點達29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順利通過實地驗收。目前,九江—上海外高橋航線的班輪每周開行6班,九江港—洋山港航線每周開行5班以上。今年6月,上港集團和江西省港集團聯合推出“贛滬通”產品,并在九江成立空箱中心,企業物流成本降低20%、運輸實效提升40%。

發展口岸經濟,“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依托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特定進口商品指定口岸等平臺,九江市培育壯大航運交易、跨境電商、航運金融等業態。2024年,九江港貨物吞吐量2.23億噸,排名全球港口第31位,較2022年前進9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百萬標箱。今年1月至8月,九江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57億噸,同比增長10.37%;集裝箱吞吐量65.76萬標箱,同比增長13.01%。

大江奔流,奮楫者先。展望未來,九江市將不斷把區位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書寫自然與人文、綠色與發展、經濟與民生共榮共興的嶄新篇章。

(數據來源:九江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