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資委“喚醒”一批“沉睡資源”
變“存量”為“增量”
市國資委“喚醒”一批“沉睡資源”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陳芳)智聯大廈以“即來即租”“短租長租兼顧”的靈活租賃模式,高效盤活國有閑置資產,助力產城融合發展;九江洋街將近代歷史與特色街區的本地文化相結合,進行功能置換與開發利用,實現“鳳凰涅槃”……今年以來,市國資委將盤活出資監管企業閑置資產作為年度重點任務和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系統謀劃,強力推進,“喚醒”一批“沉睡資源”,有效提升國資運營效率。
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既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也是防范化解企業經營風險的重要舉措。今年4月2日,市國資委高規格召開全市國資系統閑置資產盤活專項工作動員部署會,成立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國資委統籌指導、集團主體推進、基層企業具體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全面啟動閑置資產盤活工作。
為精準施策,市屬各集團于4月底完成對土地、房產、股權、債權等各類資產的全面清查,建立“資產、問題、盤活”三張清單,摸清閑置資產“家底”。針對盤活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自5月起,市國資委深入國控、城發、工發、交發等集團開展專題調研,梳理出12個重難點問題,并積極與市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會商,合力打通盤活“中梗阻”。市國資委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度怡溪苑、陽街、五豐賓館等重點項目,現場“把脈問診”,通過召開專題推進會,梳理形成36個重點閑置資產清單,明確攻堅目標和主體責任。
針對資產租賃市場下行、流程復雜、模式單一等痛點,市國資委在廣泛聽取企業意見、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修訂印發《出資監管企業資產租賃操作指南》。新的《操作指南》新增資產短租、臨時租賃及招商等靈活方式,優化零星資產和自營資產的審批程序,在加強風險管控的前提下,適度擴大企業在資產租賃方面的自主權,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與運營活力。
經過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市國資委閑置資產盤活工作結出豐碩成果,一批曾經的“沉睡資產”正煥發新生機。其中包括:潯陽區甘棠南路的九港宿舍舊址,通過“危房解危+土地整合”模式,從僅22個平面車位的閑置地變為擁有約160個車位的立體停車場,預計年收入大幅提升,并能有效緩解周邊醫院、學校的停車難題,實現社會與經濟效益雙贏;因消防問題閑置三年的五豐賓館,在市國資委的協調推動下,量身定制整改方案并通過驗收,于今年7月成功招租,年租金113萬元,較評估價溢價4.6%,預計可帶動百余人就業;由九江動力機廠舊址改造的“九動夢工廠”項目,創新性盤活大型閑置廠區,讓這里蝶變為集工業旅游、文創展示、休閑旅居于一體的藝術文創綜合園區,目前已吸引20余家商戶入駐,帶動社會投資超2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千個,讓工業記憶在新時代重放光彩。
據悉,市國資委將全力推動閑置資產盤活工作向縱深發展,讓每一份國有資產都煥發活力、創造價值,為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