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輝煌“十四五” 九江勇爭先】“十四五”期間 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時間:2025-10-15 11:10:45 來源: 九江日報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陳芳)10月14日,記者從“輝煌‘十四五’ 九江勇爭先”科技創新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引領、強化科技賦能,推動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呈現向上向好態勢。

“十四五”期間,我市出臺《九江人才20條》配套科技人才政策9項,制定《九江市科技助力高質量打造區域制造業中心攻堅行動十五條措施》《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工作方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措施》等文件,將全社會研發投入、科技型企業培育、創新平臺建設、科技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轉化等全部納入政策資助范圍,市本級每年科技專項及政策獎勵超5000萬元。

我市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和全省區域創新布局,重點打造四大創新主平臺,形成“南有國家高新區,北有國家經開區,西有國家農科園,東有省級科創城”的區域創新格局。同時,搶抓國家和全省科創平臺優化調整機遇,獲批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家、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家、國家林草科普基地1家,均實現我省和我市零的突破;落地建設了全國重點實驗室九江分中心(基地)4家;獲批組建九江學院“材料表面工程”、中船九江“艦船高端裝備”等全省重點實驗室11家,數量位居全省前三;獲認定省技術創新中心7家、引進共建高端研發機構4家、新型研發機構7家,均位居全省前列;推動了彭澤天紅科技、瑞昌核物理應用研究院參與核技術應用江西省實驗室建設。此外,聚焦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培育認定市級科創平臺載體308家,形成國家級“頭雁隊”、省級“主力隊”和市級“后備隊”三個梯隊。

在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方面,我市通過實施“四苗行動”,有效推動全市科技型企業加速培育。截至2024年底,全市獲評科技領軍及入庫企業6家、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累計達80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775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12家,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天賜高新入選全省科技領軍企業,實現我市零的突破。

在創新人才及團隊引育方面,我市持續優化“職業早期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引育體系,厚培青年科技人才,重點培育和引進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和團隊。2021年以來,共培育各級科技創新人才及團隊158人。2024年,我市科技人才工作獲全省第一。

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市科技部門聚焦我市制造業“9610”工程重點產業,實施市級重大產業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項目44項,獲批省“2030先鋒工程”、省“揭榜掛帥”等重大項目8項。先后獲國家科技獎1項、省科技獎26項,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同時,積極落實全省“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部署,建成運營九江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九江分中心),推動了科技成果“有組織的轉化”。2024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由“十三五”末的18.4億元增至314億元,增長17倍,總量位居全省第三。

一直以來,我市把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工作的“頭號工程”,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研發投入進行獎補,持續完善科技投入體系。2023年,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62.53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27.6%,占GDP比重達到1.63%,實現總量和占比雙提升。我市還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建成運行九江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市級科技監督員隊伍,選派產業服務團服務鄉村振興;與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開展“科技+”合作,立項實施300多項衛生健康、鄉村振興等領域項目;與13家銀行簽訂“科貸通”合作協議,累計為全市255家企業提供貸款融資18.5億元。同時,與清華大學等百余家高校院所共建50多家高端和新型研發機構,并成功舉辦“廬山對話”、長江經濟帶先進制造業科技成果對接會等系列重大活動,全市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面向“十五五”,我市科技系統將科學謀劃科技創新新篇,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九江篇章貢獻科技力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