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植物園聯合華南國家植物園啟動“我家的綠植”公民科學項目
九江新聞網訊(胡曉山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紅)2025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頒布后的首個全國科普月,在國慶中秋假期前夕,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與華南國家植物園攜手推出的“‘我家的綠植’公民科學項目”正式啟動,吸引了廣大游客和市民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公民科學研究。
活動現場,親子家庭、學生和老年朋友們在展臺前駐足咨詢,下載并注冊“生命網格App”,學習如何使用這一便捷工具記錄珍稀瀕危植物,標注植物名稱與地點,創建“家庭植物圖鑒”。在工作人員的細心指導下,游客們很快便學會了使用方法,隨即化身公民科學家戶外尋珍,探尋那些被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拍攝身邊的植物并上傳。工作人員還精心準備了植物手卡、研學帆布包以及內附常見花卉種子的小花盆,作為參與鼓勵獎品。
在廬山植物園科普館內,工作人員組織游客觀看由華南國家植物園專家主持的“生命網格App使用指南”線上直播,詳細講解如何通過App拍攝植物、上傳數據、識別物種并參與科學記錄。
“綠美贛鄱·共織生命之網·我家的綠植”公民科學項目以“我‘家’的綠植”為主題,鼓勵公眾無論是在家中、辦公室,還是戶外公園、植物園,都能隨時記錄所見植物,共建民間植物數據庫?;顒幼?025年9月18日啟動,將持續至2026年8月30日,通過“家庭綠植打卡”和“珍稀植物守護”兩大任務,引導參與者成為“公民科學家”,用影像守護綠色,用數據支持科研。廬山植物園啟動公民參與項目,旨在促進公眾參與科學實踐,提升全民生態意識和科學素養,為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