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小小郵政所撬動大就業

時間:2025-10-15 17:07:15 來源: 九江市融媒體中心(九江日報社 九江市廣播電視臺)九江新聞網

在永修縣三角鄉郵政支局,王小梅借助智能招聘終端,輕松對接上了縣城一家企業的保潔崗位;零工駱宗銀不識字,也不會用智能手機,卻靠著郵政就業之家在一年內接到近百單零活;周強通過白槎鎮郵政代收點,順手提交一份就業登記后,第三天工作就找上門來……王小梅、駱宗銀、周強的求職故事,離不開永修縣人社部門的另辟蹊徑——利用“郵政+就業”,靠著將遍布城鄉的郵政網絡轉化為就業服務的“毛細血管”,破解了各鄉鎮普遍存在的“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的雙重困境。

“綠衣使者”變身“就業紅娘”

過去,縣級就業服務常常面臨著“上頭熱、下頭冷”的尷尬:工作人員有限,難以常態化深入每一個村落;鄉鎮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設施相對陳舊,信息更新不及時;最需要就業服務的回流農民工、農村富余勞動力,往往因信息閉塞而錯失良機。

就業服務如何突破“人員短缺、設施陳舊、信息不暢”的壁壘?

轉機源于對現有資源的重新發現。永修縣人社部門敏銳地捕捉到,中國郵政因“村村通網點、戶戶連郵路”,擁有著任何其他系統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那些綠色的郵局網點正是打通就業服務“末梢循環”最現成、最可靠的“經絡”。

“我們為何不借助這張深入肌理的網絡,把服務送下去,把信息收上來?”這一構想,成為了永修縣破解就業服務困境的起點。

以郵政網絡為“經絡”,搭建起城鄉全覆蓋的就業服務新網絡。永修縣人社部門由此創新推出“一核雙鏈”機制,與中國郵政永修分公司展開合作,聯合在郵政網點掛牌成立“郵政就業之家”,串聯鄉村服務鏈與郵政站點鏈,構建“城區15分鐘、農村15公里”服務圈。

服務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下沉”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永修縣郵政大樓,全新升級的縣級就業之家宛如“智慧大腦”,智能招聘屏實時滾動展示千余個崗位,政策咨詢臺涵蓋就業與郵政代辦服務。截至目前,永修縣各鄉鎮的21個郵政服務網點全部融合為標準化就業之家,在昔日寄包裹的柜臺旁,新增了求職登記本與技能培訓手冊。

在永修縣涂埠鎮郵政就業之家零工市場,藍底白字的“暖心驛站”格外醒目。這里提供免費熱水、應急藥品和休息座椅,為零工們提供休憩之所。裝修工老張在智能終端前,通過人臉識別查詢當日零活崗位,“以前在馬路邊等活,現在來這里看崗位,風吹不著、雨淋不到,還有法律專家幫忙維權。”

據介紹,涂埠鎮郵政就業之家零工市場日均服務零工200余人次,崗位匹配效率提升40%。在全縣,各郵政就業之家聯合采集10789戶務工家庭檔案、1026條企業用工信息;創新推出“郵政+就業”特色服務包,將社保代辦、創業貸款咨詢融入郵政日常業務。

“現在村民來寄土特產,順便就能咨詢崗位信息,一舉兩得!”永修縣三溪橋鎮郵政支局所長李建國笑著說。

從“人找崗位”到“崗位找人”

從郵寄信件到郵寄崗位,從郵政網點到就業港灣,在永修縣,“郵政就業之家”不僅僅是一個信息采集點,更是一個功能齊全的服務站。

郵政所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之余,多了幾個“新身份”——就業信息宣傳員、政策快遞員和需求采集員。他們精準摸排回流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的學歷層次、工作經驗、技能證書、就業意向,家庭情況等關鍵信息,使就業服務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式的根本性轉變。

如今在永修縣,就業服務網絡如郵路般四通八達。從覆蓋范圍看,實現了“1個縣級中心、18個鄉鎮就業之家、29個村級就業之家、21個郵政就業之家、9個零工市場”的布局,行政村服務覆蓋率達100%;在服務效率方面,崗位匹配時間從3天縮短至8小時,群眾滿意度達96%,已帶動1.2萬零工就業,2300名游子返鄉。

“就業服務就像郵路,只有通到家門口,才能真正暖民心、惠民生。”正如永修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淦細明所言,這張由“郵路”編織的就業網絡,正成為贛北就業服務新名片,承載著千萬求職者的夢想,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孔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