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實踐伴成長——九江市湖濱幼兒園開展“社區探秘”系列生成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周英)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社區是幼兒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近日,九江市湖濱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以“社區探秘”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類生成活動。小、中、大班的孩子們分別化身“小小探險家”,帶著好奇與疑問,走進真實的社會場景,在親身體驗和主動探索中,開啟了一場場生動而深刻的探秘之旅。

小班循著生成主題“車輪滾滾”的趣味脈絡,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走進社區,蹦蹦跳跳地在路邊、停車場里搜尋目標,自行車的細輪圈、汽車的寬輪胎、電動車帶紋路的車輪,都成了他們眼中的“寶貝”。孩子們湊著小腦袋仔細瞧,分辨著車輪上漆黑的底色、銀色的裝飾紋路;又伸出小手輕輕蹭過輪胎表面,感受著硬邦邦的橡膠與帶凹凸紋路的觸感差異。教師適時俯身傾聽、蹲下來交流,陪著孩子們一起對比不同車輪的特點,引導他們把看到的、摸到的講出來。原本抽象的“顏色、形狀、硬度”,就這樣變成了孩子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體驗,他們在嘰嘰喳喳地探索里,悄悄解鎖了關于車輪的新知識,也讓“車輪滾滾”這個主題真正“活”了起來。


中班“花朵小超市”則將課堂搬到社區超市,初步探索社會的運作規則。活動前,孩子們圍繞著“去超市了解什么”“掃碼機怎么工作”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并自主分成“分區探索組”“工具探秘組”“職責調查組”和“標簽發現組”。活動中,各小組帶著任務分頭行動:有的認真記錄超市的各個區域,理解“分類”與“布局”的概念,初步感知空間方位的布局;有的專注研究收銀機、掃碼槍和電子秤,驚嘆于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有的則大膽地采訪工作人員,了解理貨員、收銀員的不同職責;還有的細心對比價格標簽,認識數字、條形碼所代表的意義。這場沉浸式的體驗,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更讓他們在協作與實踐中,初步了解了商品交易、社會分工與合作。





大班的孩子們迎來了更加復雜的挑戰“小影院,大發現”生成活動。他們懷揣著對銀幕光影的向往,走進周邊電影院。孩子們的任務不再局限于觀察,而是需要更系統地了解一個公共空間的完整運營。他們首先觀察了電影院門口的海報墻、按摩椅等功能各異的區域;接著,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模擬從“選票購票”到“檢票入場”的過程,了解了票務上的影廳編號、座位信息;最后,他們親身走進放映廳,感知光與影的神奇奧秘,進一步熟悉了公共場合的觀影禮儀,如保持安靜、對號入座等。探秘電影院,讓孩子們將數學、社會規則、藝術欣賞融為一體,為他們即將步入小學,適應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系列生成活動,源于孩子們的興趣,生根于社區的實踐。九江市湖濱幼兒園始終堅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將主動權還給孩子,讓他們在真實的世界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育彰顯鮮活與生命力。未來,該園將繼續挖掘社區資源,讓幼兒園課程更加豐富多彩,陪伴孩子們在實踐的沃土中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