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市第三小學:“研”語綻芳華,聚力共成長
九江新聞網訊(洪琪琪)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英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新課標理念和課堂改革,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10月21日,廬山市第三小學英語教研組開展以“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英語教學”為主旨的教研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由洪琪琪老師和趙賓老師分享10月13日至10月16日在婺源舉辦的《全省義務教育素養導向英語課堂教學暨作業設計教研活動》的培訓心得。
洪琪琪老師從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框架出發,提出英語素養導向的核心內涵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基礎,融合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用英語溝通、做事、思辨和發展的育人目標。而傳統教學常陷入“詞匯+語法+題型”的機械模式,我們需要改變教學方式,認識到語言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我們認知世界、表達觀點、傳承文化的工具。并且大單元視角下的教學不再是孤立知識點的堆砌,而是圍繞核心主題進行系統化設計。


趙賓老師表示,英語項目化學習最核心的價值,是讓語言回歸“交流工具”的本質。項目化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學以致用的平臺。項目化學習徹底改變了以往“背單詞、練語法”的傳統英語學習模式。它以真實任務為驅動,讓英語從“應試工具”變成“解決問題的語言載體”,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思維和協作能力實現了同步突破。例如以四上U3“Places we live in”為例,通過“設計社區名稱”“充當社區講解員”等真實任務,這些項目活動都需要學生主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協作與展示。這不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培養了語言運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就作業設計要求,她認為,需要做到內容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充分發揮好作業導學,助學和評學的功能。
分享環節結束,一場簡單而熱烈的討論繼而展開。教師們認真思考,積極討論,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教師們不僅加深了對英語核心素養的認識,還更加了解了如何從單課時教學向大單元教學轉變,為后續的學習及教學工作提供了方向。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