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課堂,賦能成長——潯陽區湖濱桃園小學教師赴婺源參加小學數學專題研修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宋丹)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探索數學教學新路徑,10月24日至26日,潯陽區湖濱桃園小學數學組10位教師赴婺源參與小學數學專題研修活動,沉浸式學習優質課例與前沿教學理念。

研修首日,教師們先后觀摩了《百分數的意義》《曹沖稱象》《加法數量關系》等課例。強震球、周衛東等名師的課堂,既緊扣學段知識重點,又融入思維訓練;夏永立老師的《加減乘除是一家》則以趣味情境串聯運算邏輯,讓教師們直觀感受到“知識結構化”的教學魅力。


次日的《平均數的再認識》《作等長線段》《可能性的大小》等課例,同樣亮點頻現。黃彪老師以故事化教學滲透學科育人;朱國榮老師借助技術工具培育學生“數據意識”,為教師們提供了“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范本。最后一日的低段課例——《10的認識》《十的再認識》,則展現了“內容結構化到教學結構化”的低齡段教學策略,讓教師們對學段銜接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除課例觀摩外,系列專題講座為教師們拓寬了教學視野。《教-學-評一致性視域下的逆向教學設計》《讓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技術賦能背景下“數據意識”素養的涵育與生長》等分享,從設計邏輯、思維培養等維度拆解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指向學科育人的故事化教學》《將數學知識“打包”》等實用型講座,則聚焦教學痛點,給出了可落地的改進策略。


研修中,湖濱桃園小學的教師們全程專注,既記錄優質課的設計巧思,也交流自身教學中的困惑與啟發。教師們表示,此次研修既看到了“素養導向”在課堂中的具象落地,也明確了后續教學中“結構化整合”“學科育人”的優化方向。


后續,學校數學組將把研修所得轉化為教學行動,通過集體備課、課例打磨等方式,讓優質理念在本校課堂中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