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栗: “黃金果”富山鄉
霜降時節,油茶采收正當時。10月30日,走進江西省上栗縣循環種養專業合作社的基地里,320畝油茶林層疊綿延。褐紅色的油茶果綴滿枝頭,壓彎了枝條。林間,農戶們挎著竹籃,雙手在枝葉間翻飛,動作嫻熟地采摘著“霜降籽”。歡聲笑語在山間回蕩,與油茶果特有的清香交織,奏響鄉村振興的豐收樂章。

茶農在采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歐陽林 攝)
“今年有100畝進入豐產期,掛果蠻不錯。霜降后,我們便請人加緊采摘,今天就能全部收完。預計鮮果產量能超過兩萬公斤,比去年增產不少?!?該合作社負責人黃才富采收時臉上漾著笑意:“這可是我們山里的‘黃金果’?。 ?/p>
油茶,這個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的特色產業,早已深深植根于上栗的土地與記憶。作為我國油茶的原產中心之一,這里的油茶種植史可追溯至千年以前。在東源鄉,至今流傳著“茶油洗腦、土雞當飽、紅薯酒泡澡”的俗語,道出了油茶與當地百姓生活的緊密相連。

茶農在采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歐陽林 攝)
然而,這份傳承千年的綠色寶藏,曾一度陷入“守著金飯碗過窮日子”的窘境。老茶農們還記得,多年前由于管理粗放、加工滯后,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難以產生理想效益?!澳菚r候茶油賣不上價,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不少油茶林都荒蕪了?!币晃徽诓烧睦限r感慨道。
轉變始于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實踐。近年來,上栗縣緊扣鄉村振興戰略,將油茶產業作為生態惠民的重點工程來抓。“我們要讓生態‘顏值’真正轉化為經濟‘產值’?!鄙侠蹩h林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縣里錨定打造“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目標,編制了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每年預算3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同時為種植戶提供貼息貸款,全面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茶農在采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歐陽林 攝)
政策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山林。通過穩步推進高產林擴種和低產林改造,上栗油茶產業實現提質增效。目前,全縣油茶林總面積已達16萬余畝,其中“十四五”期間新造4.4萬畝,改造低產林6萬余畝。更可喜的是,平均畝產油量從過去的5公斤提升至15-20公斤,效益實現倍增。
黃才富正是產業升級的受益者。“看到政策這么好,市場前景也不錯,我幾年前又在原有基礎上擴種了200多畝?!彼钢狡律闲略缘挠筒杳缯f,“今年林業部門還幫基地建設了水肥一體化項目,管理更方便,產量更有保障了。”

褐紅色的油茶果綴滿枝頭(央廣網發 歐陽林 攝)
產業鏈的延伸同樣令人振奮。在贛湘合作產業園,江西久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兩億元建設的現代化油茶精深加工生產線近期投入運行。公司負責人張團結介紹,項目可年產2700噸鮮榨茶油、5400噸茶皂素,將極大提升油茶附加值。與此同時,尚康農林、天華生態等省級龍頭企業也走上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之路,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
在這些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下,上栗縣已建成高標準油茶示范基地20個,培育油茶造林大戶近100家,涌現70余家油茶加工企業(榨油坊)。2025年,全縣茶油產量預計達2200噸。更讓上栗人自豪的是,“上栗山茶油”去年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這塊金字招牌正在市場上熠熠生輝。

層疊綿延的油茶林(央廣網發 歐陽林 攝)
臨近中午,黃才富和工人們將最后一袋油茶果裝車。望著滿載而歸的貨車,他算起了增收賬:“這些鮮果經過晾曬、剝殼、壓榨,就能變成金黃的茶油?,F在品牌打響了,銷路不愁,價格也上得去。”
從單一種植到三產融合,從粗放管理到精細運作,上栗油茶產業轉型升級之路,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了綠了荒山、美了鄉村、富了百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記者 胡斐 通訊員 歐陽林)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