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九江觀察 融媒體工作室】贛超,超越比賽的城市認同

時間:2025-11-05 11:21:55 來源: 九江日報

時至深秋,江風透著西伯利亞的寒意,卻吹不涼九江人火熱的心。當贛超的哨聲第一次響起,九江——這座濱江之城就注定與激情相連。短短數月間,從7月的揭幕戰到10月的季軍賽,無論在烈日之下還是風雨之中,九江的藍色浪潮從未停歇。這股熱潮背后,是刻在九江人骨子里的精神底色——敢為人先的開放,兼容并蓄的氣度,矢志不渝的追求,這些最終都化作綠茵場上的吶喊,凝聚成對城市最深厚的認同。

追“足”若大江——奔騰不止

19世紀60年代,起源于英國的現代足球隨著帝國艦隊和水兵傳入中國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九江,逐漸成為九江人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也催生出江西歷史最悠久的球迷文化。可以說,足球不僅是九江人的共同記憶,更是這座歷史名城的精神圖騰之一。160余年來,九江人追逐足球的腳步從未停歇。

贛超聯賽開賽至今,九江球迷的熱情令全省側目。揭幕戰那一夜,超50萬人次同時涌入九江市融媒體中心的直播間,為球隊吶喊助威。從線上到線下,從屏幕前到看臺上,一座城市的心被一場比賽點燃。

曾經遠離足球的鄒華平回到了看臺,古井不波的臉龐因為激情的吶喊而紅潤起來。“人到中年,囿于工作而逐漸忘卻足球,但贛超又將我漸冷的心喚醒,搶到票在主場看過球,也有過隨球隊遠赴贛州等地的經歷。”

“足”下是熱愛,是追隨。贛超讓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九江人,擁有了共同的情感歸屬。

他們中有老師、有學生、有醫生、有企業員工——白天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晚上則在看臺上成為最響亮的聲音。他們自發組成了5大球迷協會,會員逾10萬人。從南山公園到勝利塔,每到比賽前夜,總能聽到排練口號與戰歌的聲音。即使風雨突至,他們也從不退縮。

就在客場對陣新余前夜,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排練計劃,500多名球迷擠在九江市文化藝術中心屋檐下繼續練歌。雨聲淅瀝,歌聲鏗鏘。

“以前我只是偶爾看看英超,現在每場贛超我都不想錯過。”

“主場的氛圍太震撼,跟家人一起看球,是生活里最幸福的事。”

“我從南昌來九江工作10年,這次終于覺得自己是‘九江人’了。”

這些來自不同球迷的留言,串起了贛超留給九江最珍貴的禮物——城市認同。它讓人們因為一支球隊而團結,也因為一場場比賽而重新認識自己的城市——原來九江不僅有廬山的云,也有燃燒的心;不僅有煙雨的詩意,更有拼搏的激情。

逐“新”如綠茵——生生不息

足球,就像跳動的音符,在“足”下變換旋律。球迷既是欣賞的觀眾,也是音樂制作人,與綠茵場上11人共同奏響激情樂章。擁有江湖氣魄的九江人,在這里也同樣敢為人先,引領球迷文化先風。

贛超剛啟幕,九江霸王龍助威團的劉子健就創作了九江隊戰歌,旋律取自《只為大連》。“歌聲能更好地表達對球隊的支持,激發球迷的熱情,所以開賽之初就琢磨著寫這樣一首歌。”

與他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九江勝利塔球迷協會會長劉江。三場比賽后,劉江開始了創作之路。“這個時候協會才成立,我想一定要有會歌,凝聚球迷,為我們的城市加油。”這首《勝利!為九江》旋律來自前德甲凱澤斯勞滕助威歌,因為歌詞簡潔、節奏激昂而迅速在球迷中傳唱開來。

戰歌創作之風很快席卷九江,還有熱心市民朱新軍寫了首《九江榮光》。在贛超聯賽期間,圍繞足球創作的民間歌曲不勝枚舉。在這種簡單而快樂的創作中,球迷們找到了情感共鳴,也由歌聲凝聚成一個整體,不論是主場助威,還是客場遠征,皆由歌聲展現出一座城市的風采與氣質。

為城市而戰,為城市而歌。這股風從九江吹遍整個贛超聯賽賽場,旋律也同樣回響在江西省內其他地市的球場。

“開賽初,我們的助威還不特別整齊,氣勢也略顯不足。”在連云港球迷來潯時,九江球迷虛心求教,分散的5大協會球迷開始集中,成立九江球迷大聯盟。客場對陣贛州,九江球迷大聯盟給贛州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評價:“九江球迷絕對是贛超冠軍級。”

自1848年現代足球起源始,不斷融入的新元素使其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在百余年足球歷史的浸潤中,九江球迷秉持學習與創新的態度,開江西足球之先河。在贛超聯賽中,這份敢為人先不僅是球迷精神的彰顯,更是一座城市生命力與創造力的生動寫照——以熱愛為筆,以傳承為基,在時代浪潮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浪漫似江湖——大度從容

在主場,九江球迷用行動詮釋熱情與大氣。面對來自景德鎮、南昌、上饒等地的遠征球迷,他們準備了熱氣騰騰的蘿卜餅、冰鎮綠豆湯,用最地道的家鄉味歡迎客人。那一句句“歡迎來九江”,是熱情的邀約,更是城市的溫度。

贛超聯賽賽場的看臺上,不僅有對抗,更有友誼。南昌球迷打出“英雄城笑迎潯陽客”,九江球迷回應“洪城潯陽共前進”;連云港球迷遠道而來,雙方高喊“贛G蘇G一家親”;黃石球迷跨省送來巨幅國旗,與九江球迷并肩高舉——足球的熱情讓城市之間多了理解與尊重,也讓“九江”兩個字在更廣闊的舞臺上被看見。

贛超聯賽讓“九江”成為一個更有溫度的名字。它讓人們在吶喊中找到歸屬,在掌聲中感受力量,在勝利與失敗之間,體會到共同體的意義。

九江無緣決賽的那個夜晚,40歲的何燕流下了眼淚。“當我看蘇超時,徐州隊無緣決賽,我只是有一點傷心,但九江隊晉級失敗,我非常難受。”抹去眼淚,10月19日晚,何燕又站在了九龍廣場大屏前,“無論如何,我都會為九江加油,因為我是九江人。”這一聲,在場球迷為之鼓掌。此刻,撫州雨夜的綠茵場上空,同樣凝聚了球迷的吶喊——“九江,加油!”

每一場比賽,都像一次城市的集體狂歡;每一次吶喊,都讓九江的名字傳得更遠。

他們是贛超聯賽最癡情的球迷,也是這座城市最熱烈的靈魂。

他們在球場歌唱、在風雨中站立,用無數的掌聲和淚光,為九江贏得了尊重與榮耀。

當夜幕再次降臨,九江市體育中心的燈光亮起,看臺上傳來了熟悉的聲音——“九江九江,威震四方!”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紅 趙岑雨)

責任編輯: